7月18日上午,探花视频
2019部校共建暑期社会实践队兵分两路,分别前往蕉岭县长潭镇上村村和兴宁市龙田镇羊岭村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地的扶贫状况。
积极引导 自主脱贫
据上村村张书记介绍,上村村在扶贫方式上并不是简单地给予经济援助,而是注重引导贫困户用自己的双手,通过辛勤劳动,提高自身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有效遏制“等、靠、要”的懒汉思想。上村村利用统筹扶贫专项资金(631资金),开展树葡萄园、基建等项目的建设,促使有劳动能力者积极投入生产活动中,既为贫困户创造了工作岗位,又为上村村的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上村树葡萄园
上村村老黄就是一例贫困户自主脱贫的典型。老黄是一名退伍军人,为人吃苦耐劳,而且有掌握汽修技术的特长。但是由于家人患病,经济上属于入不敷出的状况。在村扶贫队的引导帮扶下,他拥有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现在自主经营一家汽修店,每月收入可达五六千元。而且通过扶贫队的帮助和自身几年的积蓄,将自己的房子从一间危房改造成一栋两层楼高的干净整洁的新房子,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成功摘除了贫困户的帽子。

上村村村民老黄
身先士卒 深得民心
贫困户的积极响应与配合,离不开背后村干部的默默奉献。探寻产业帮扶的方向一直是羊岭村驻村干部耿素芳心中念念不忘的事情。她曾先后尝试了三种合作帮扶方式,为的就是能让贫困户参与并且真正实现脱贫。在完成一轮扶贫工作后,耿素芳本可以选择离开,但是她最终选择了留在羊岭村。她说要”做鸽子的代言人”,打造好村里金鸽养殖产业的品牌,进一步带动村里的经济收入,更好地惠及各家各户。

羊岭村扶贫女干部耿素芳
谈起每一个贫困户,耿素芳都能很清楚细致地讲出他们的情况,并且努力寻找帮助他们的办法。耿素芳的无私奉献与辛勤付出,都被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村里贫困户与耿素芳私底下关系亲密融洽,耿素芳常常前往看望贫困户,与他们交流近况。“不要去说我个人,不用去佩服我,因为我也确实从工作中获得了许多”,耿素芳如是说。

耿素芳看望贫困户陈峰的奶奶
同学们采访到的只是众多扶贫典型中的其中两位,还有更多的扶贫干部和贫困户在脱贫攻坚的一线不懈努力、奋斗着。深埋于他们身上的红色基因,在梅州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谱写着属于自己的华章。他们都是凡人,更是英雄。